×

快递如何“绿色”?给快递包装一个“绿色”的归宿

2022-09-14 15:50 admin 774

  快遞包裝“綠色”化,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,關涉包裝物料供應商、快遞企業、電商平臺與商傢等多個從業主體,也關系著成千上萬的消費者。


  國傢郵政局近期發佈的《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》顯示,按照平均每單快件使用1米長膠帶計算,2015年全國快遞業所使用的膠帶總長度為169.85億米,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。


  憑日常生活的直觀感受,很多人也早就發現快遞箱、編織袋淪為一次性消耗品所帶來的巨大浪費。然而,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,這些物品卻是扔瞭可惜留著又占地方的“雞肋”。有人曾建議用“軟包裝”逐漸取代包裝箱,但面對目前行業普遍存在的“暴力分揀”,事實證明,該辦法隻適合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快遞,乃至僅限於短途的同城快遞。


  此外,還有平臺企業著手嘗試推行可回收的塑料環保箱。問題是,在可能導致成本上升的情況下,並不是每一個快遞企業都接受這種做法,更何況環保箱還面臨二次清潔,這部分同樣也會增加人力物力,短時間內未必能得到商傢積極響應。


  也有快遞企業從流程上著眼,嘗試現場回收快遞箱的做法,一度引起不少消費者叫好。但後續報道顯示,其真正實施起來,效果並不理想,主要原因是包裝箱、包裝袋在拆封後很難完好。再者,其回收過程增加瞭投遞時間,而回收的紙箱如果無法二次利用,經濟上的收益遠不如投入的人力成本,以致難以延續。


  快遞如何“綠色”?自然是要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的危害,同時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。去年以來,“綠色快遞”在實際應用方面有所突破:2016年6月,菜鳥聯合32傢快遞合作夥伴啟動菜鳥綠色聯盟後,實施瞭“綠動計劃”,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天津等10個重點城市推行瞭天貓超市紙箱回收。京東物流全降解包裝袋也通過測試,目前已正式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生鮮倉投入使用。


  破解快遞包裝當前癥結,需要統籌,綜合發力。一方面,要盡快出臺行業標準。通過規范行業標準,有效解決生產耗能待控制、設計使用待減量、劣質包裝待杜絕等問題,加快快遞綠色包裝的使用和推廣。另一方面,要爭取政策支持,建立回收體系,推廣新興技術。根據報告,污染問題更為突出的膠帶、塑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三類包裝,無論是在可降解、循環等環保材料的使用上,還是在回收、處理與再利用上,均存在重重困難。建立科學的回收與再利用體系,推廣環保易降解技術材料的使用,迫在眉睫。此外,加強環保監管力度,提升企業和消費者環保意識,亦不容忽視。